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全球独家】从“永久保存”到“交互体验”,“数字敦煌”共情“Z世代”

  • 2023-04-20 19:57: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4月18日,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上线。图为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致辞。 “数字藏经洞”项目组供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甘肃敦煌4月19日电(记者 冯志军)30年前,为实现敦煌石窟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敦煌研究院开启“数字敦煌”的实践探索。如今,日趋成熟的数字采集技术和系列成果,不仅被广泛应用于考古研究、图书出版、对外展览等,昔日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经过数字化呈现和演绎,渐成“Z世代”共情体验。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1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目前该院已完成近300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这批数字化采集成果在近年“边采集边应用”,及时把它服务于如开展考古研究、文物保护等。同时,近年社会对敦煌数字化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图为“数字藏经洞”,民众可“亲历”藏经洞关键历史场景。 “数字藏经洞”项目组供图

“敦煌研究院明年就建院80年了,虽然我们在技术、学术上不断进步和创新,但有些东西是不变的,就是首先要做好保护。”苏伯民说,经历了千余年各种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影响和破坏的壁画非常脆弱,该院持续不断研发新的保护技术,使敦煌壁画得到了较好保护状态。

“为什么提出数字化呢?任何一个物品,随着岁月不断推进,它总有一些损失。”苏伯民说,经过多年发展,在国家很多项目支持下,加之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该院已建立起一整套文物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展示等关键技术体系,可以把现在看到最真实的内容,通过最先进的数字化手段保存下来。

不仅如此,“数字敦煌”还形成了数字化摄影采集、洞窟三维重建、洞窟全景漫游等海量数字化资源,这成为数字时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宝贵资源。

在苏伯民看来,数字化成果在敦煌学术研究、保护研究和文化弘扬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这些年在海内外举办了多场展览,以前只能采用画家临摹的一些作品,但由于不便远距离辗转运输,限制了展览的规模和频次,而数字化成果就为将来办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支撑。

苏伯民说,未来随着“数字敦煌”技术更加成熟,这些数字资源将在不断吸收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基础上,来辅助学者开展文物价值等各方面发掘和研究,比如通过一些数字化手段对文物进行风格比对、图像比对、元素发掘等,而过去只能通过肉眼和人工方式来进行识别。

图为“数字藏经洞”毫米级高精度复刻莫高窟“三层楼”和第16、17窟。 “数字藏经洞”项目组供图

继去年底,“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上线,为海内外学者、文化爱好者以及艺术创意者打造出“一站式”的敦煌文化共享共创平台,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18日也正式上线,民众可在“数字藏经洞”中“亲历”藏经洞关键历史场景。

苏伯民根据30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称,延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足以让每一位中华儿女拥有值得自豪的各种文物,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可能对国家文化遗产了解的深度和广度有限,这是一个缺憾。而“数字藏经洞”可在短时间内高清呈现传统文化价值,通过“沉浸式”“参与式”交互体验引起年轻人更多关注。

“Z世代接触信息和资讯手段主要是通过手机和互联网,而不是通过传统书本,所以通过数字化不断创新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才更利于让更多人去了解。”苏伯民表示,基于“数字敦煌”资源和敦煌学研究成果,以及游戏科技加持,结合当前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传播方式,才能让敦煌文化不断“活起来”“动起来”。

标签:

推荐阅读

【全球独家】从“永久保存”到“交互体验”,“数字敦煌”共情“Z世代”

4月18日,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上线。图为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致辞。 “数字藏经...

甘肃临夏走出“深闺” 携独一份“简历”赴四地引客|观天下

图为在甘肃临夏州永靖县,航拍镜头下的黄河与洮河交汇处。(资料图) 王牧雨 摄中新网兰州4月19日电(艾庆

第三届甘肃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兰举行 15名选手获得一等奖

4月15日-16日,第三届甘肃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场汇报阶段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举行。97名进入省赛的教师

全球报道:强化部门协同 提升法治意识 甘肃省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举行

演练现场4月19日,由甘肃省药监局、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甘肃省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

省市场监管局、省文明办发倡议 倡导文明餐桌 制止餐饮浪费

4月19日,记者从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严格执行《反食品浪费法》《甘肃省反餐饮浪费条例》《甘肃省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旅游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