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正文

师说教案教学反思_师说教案

  • 2023-03-25 02:42:51 来源:互联网

1、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师说教案(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  一、教学目标


(资料图)

3、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4、  (二)

5、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6、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7、  (四)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8、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9、  二、重点、难点分析

10、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11、  (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12、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13、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14、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5、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16、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17、  三、教学过程设计

18、  (一)明确教学目的(参考教学目标)。

19、  (二)导入新课。

20、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21、  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22、  (三)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23、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24、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25、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26、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27、  (四)解题。

28、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

29、  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30、  【作者及背景】

31、  作者韩愈(公元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先辈世居昌黎(今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韩昌黎”。他和柳宗元一起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32、  背景可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话中可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这种不怕时人耻笑,敢于反抗流俗不良风气,批驳错误观点,建立新的师道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33、  【关于题目】

34、  “说”——是一种有叙有议,以议为主的文体,是议论体裁的一种。

35、  “师说”——即“说师”,解释为“说说(议议)有关老师的问题”。

36、  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37、  【特色讲解】

38、  对比论证,正误分明。本文第二段写得很精彩,运用的三组对比:

39、  (1)纵比:古之圣人才智多,犹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而耻学于师。

40、  (2)自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大遗。

41、  (3)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42、  通过这三组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违背常理,而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43、  引用论证,无可辩驳。本文第三段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比前文笼统的说“古之圣人”更加可信,而且用封建社会的圣人证明“学必有师”“有道即师”,这就把论敌置于无可争辩的地步。

44、  看似闲笔,实为论据。本文最后一段,寥寥数字,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说明写作缘起,实际上远非如此,韩愈是借对李蟠的夸赞:“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来再一次证明“学必有师”的重要性。

45、  语言表达,气势飞动。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古之圣人,其出人也亦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46、  【课堂演练】

4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48、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49、  1.对下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50、  A.益:更。辄:就。犯:冒犯。

51、  B.暇:空闲。挈挈:孤独。而东:到东边去。

52、  C.仆:我。恒:常。幸:庆幸。

53、  D.被:披。已:已经。吾子:我的儿子。

54、  2.下列句中的“以”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55、  A.有,则哗笑之,以为狂人。

56、  B.愈以是得狂名。

57、  C.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

58、  D.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59、  3.对“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60、  A.不仅仅(我)会遭到(世俗)责怪,也会因此使你受到非议。

61、  B.不仅我会病的,你也会病的。

62、  C.不仅见到他会生病,也会见到你病的。

63、  D.不仅仅(他)会遭到(世俗)责怪,你也会遭到责怪。

64、  【答案讲解】

65、  D

66、  AB

67、  A

68、  一、教学目标:

69、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70、  正确译讲课文。

71、  背诵课文。

72、  二、教学程序:

73、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74、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75、  正确译讲课文。

76、  背诵课文。

77、  师: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

78、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79、  句读( ) 或不焉( ) 六艺经传( )贻( ) 谀( )

80、  2、 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81、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82、  (2)吾从而师之

83、  答案:

84、  1、du fǒu zhuàn yí yú

85、  2、

86、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87、  (2)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88、  师: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89、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

90、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91、  师: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92、  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93、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94、  师: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95、  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96、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97、  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98、  师: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99、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100、  师: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篇文章先背诵出来。

10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02、  作业布置:对照本节课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

103、  教学情况反馈:

104、  本节课目标明确,条理非常清楚。

105、  学生活动很多,全班每个同学都回答了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超过了35分钟。

106、  及时对学习目标进行了检查,目标达成度高。

107、  教学目标

108、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109、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110、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111、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112、  教学重点和难点

113、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114、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115、  课时分配 两课时

116、  教学过程

117、  第一课时

118、  一、导入并解题

119、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120、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121、  二、作家作品

122、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123、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24、  三、写作背景

125、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26、  四、初读课文

127、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128、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129、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130、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131、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132、  五、分析课文

133、  1.第1段

134、  (1)补充注释

135、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136、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137、  ②生乎吾前。

138、  乎,在。

139、  ③吾从而师之。

140、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141、  ④吾师道也。

142、  师,从师学习。

143、  (2)理解分析

144、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45、  “古之学者必有师。”

146、  ②教师的职责

147、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48、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149、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50、  ④择师的标准。

151、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共3页,当前第1页123

152、  ⑤从师的原则。

153、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54、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155、  六、布置作业

156、  1.背诵第1段。

157、  2.课后练习二、三、四。

158、  第二课时

159、  一、检查作业

160、  1.课后练习二、三、四。

161、  2.补充讲解

162、  (1)通假字

163、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64、  受通“授”。

165、  ②或师焉,或不焉。

166、  不通“否”。

167、  (2)虚词

168、  ①之:

169、  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170、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助词

17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取独

172、  句读之不知 之,倒装标志

173、  作《师说》以贻之 之,代词

174、  ②其:

175、  其为惑也 其,代词

176、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称代词

177、  其可怪也欤 其,副词,表推测

178、  于其身也 其,人称代词

179、  (3)词类活用

180、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181、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182、  ③句式

18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184、  二、分析课文

185、  1.第2段。

186、  (1)请学生朗读

187、  (2)分析

188、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89、  明确:承上启下。

190、  ②“师道”指什么?

191、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192、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193、  明确:

194、  a.古之圣人

195、  今之众人

196、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97、  b.爱其子

198、  于其身也

199、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00、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201、  士大夫之族

202、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03、  (3)背诵

204、  2.第3段

205、  (1)学生朗读。

206、  (2)分析

207、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208、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09、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210、  (3)背诵。

211、  3.第4段。

212、  (1)分析:

213、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214、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215、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216、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217、  明确:儒家道德。

218、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219、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20、  (2)背诵。

221、  三、本文写作特点

222、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223、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24、  2.论证上有破有立。

225、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226、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227、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228、  3.对比论证。

229、  四、布置作业

230、  背诵全文。

231、  教学目标:

232、  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及“古文运动”的文学常识。

233、  读懂文意,掌握重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234、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35、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36、  教学重点:

237、  朗读背诵,理解文义掌握重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238、  领会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

239、  教学方法:

240、  诵读法点拨法激疑法讨论法

241、  课时安排:

242、  2课时

243、  教学过程:

244、  第一课时

245、  本课主要任务是在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意,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其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反复诵读使学生理解文意,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246、  一、导语

247、  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但是,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248、  二、解题

249、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250、  三、作者介绍

251、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曾任吏部侍郎,后人又称“韩吏部”。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252、  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传颂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253、  四、古文运动

254、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由于他对古文的倡导,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255、  五、放录音朗读课文学生注意读音、句读、语气

256、  六、学生自由朗读请学生查字典疏通文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能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257、  七、指定四名学生朗读课文(一人一段)其余学生倾听,看看有没有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并进行纠正,然后投影一起朗读

258、  八、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概括内容

259、  第一段:阐述从师的道理

260、  第二段:评述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

261、  第三段:以圣人为例,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262、  第四段:说明写作缘由

263、  九、研读课文,深入理解字词句含义

264、  (1)请学生放声朗读,自由翻译课文,提倡查工具书、讨论。

265、  (2)学生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并求教于周围同学

266、  (3)最后将小组疑难问题记下准备向老师或全班同学质疑

267、  十、课后作业

268、  朗读课文,结合语境,解释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269、  (一)道

270、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道理吾师道也道理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27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余嘉其能行古道风尚

272、  (二)无

273、  无贵无贱无论圣人无常师没有

274、  (三)词类活用

275、  1吾从而师之以——为师,意动2而耻学于师以——为耻,意动

276、  3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动词

277、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名词

278、  第二课时

279、  本课重点是归纳积累实词、虚词用法,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80、  教学过程:

281、  一、检查朗读、作业情况二、学生呈现疑难问题

282、  三、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朗读、讨论、释疑、翻译,并归纳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和特殊句式归纳:

283、  (1)师

284、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285、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286、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287、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288、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289、  作“学习、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290、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291、  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

292、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293、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94、  (2)之

295、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296、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297、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298、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

299、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300、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301、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必有师

302、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03、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304、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05、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306、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307、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308、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09、  (3)其

310、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311、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312、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313、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314、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315、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316、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317、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318、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319、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320、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321、  (4)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22、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323、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

324、  例如: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325、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326、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327、  (5)特殊句式

328、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之”为提宾标志

329、  b、不拘于时,学于余。介宾短语后置被动句式

330、  四、研习课文

331、  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探究,分析归纳,边讲边投影

332、  分析第1段:

333、  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334、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335、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336、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337、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338、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339、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340、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341、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42、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343、  分析第2段:

344、  思考:

345、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346、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347、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348、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49、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50、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351、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352、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353、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354、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355、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356、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357、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358、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359、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

360、  分析第3段:

361、  思考: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362、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363、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364、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

365、  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366、  分析第4段:

367、  思考: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368、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369、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370、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371、  四、根据以上内容层次的分析,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372、  五、作业

373、  归纳整理

374、  朗读背诵

375、  【教学目标】

376、  1、通过反复朗读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对比论证方法。

377、  2、背诵全文

378、  3、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379、  【教学设想】

380、  1、安排一课时教学。

381、  2、早自习预习文章,疏通字义。

382、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383、  4、利用抢答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诵,直至背下全文。

384、  【教学方法】

385、  诵读法、问答法、点拨法。

386、  【教具准备】

387、  课件、记分牌。

388、  【教学步骤】

389、  一、导入

390、  (课前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音乐全屏展示。)

391、  同学们,上课前给你们播放的歌曲好听吗?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392、  你们知道我国的教师节是哪一天吗?

393、  为什么我国要设立这个节日,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394、  大家说的很对。当今社会尊师重教已经巍然成风,但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却不是这样的,当时的情况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唐代散文家韩愈的千古佳作《师说》,从中去找寻答案吧。

395、  二、解题、出示教学目标

396、  1、解题:

397、  “说”,古代散文中的一种,属议论文范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通常这类文体我们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的道理”,“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398、  2、教学目标:

399、  反复朗读、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00、  三、朗读欣赏与指导

401、  1、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初步感知全文。

402、  2、提出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403、  四、研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

404、  1、把全班分为三个大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竞赛,宣布比赛规则,每组派一位同学负责记分。

405、  2、理清第一段思路:

406、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

407、  提问: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为什么要从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408、  明确:

409、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410、  一段从师的必要:孰能无惑;

411、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412、  小结:这一段从正面论述了从师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然后依次说明了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413、  (全班同学齐读第一段。)

414、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一段。)

415、  3、理清第二段思路:

416、  提问: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三组对比,抨击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人,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

417、  明确:

418、  故之圣人──今之众人

419、  二段 爱其子──与其身

420、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421、  找三位同学,师生合作共同朗读第二段,进一步明确三组对比的内容。(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稍加点评。)

422、  分组背诵三组对比。

423、  4、理清第三段思路:

424、  (全班男生齐读第三段。)

425、  提问:在“从师”这一问题上,孔子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作出了什么论断?

426、  明确:

427、  孔子的行为

428、  三段──结论

429、  孔子的言论

430、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三段。)

431、  5、理清第四段思路:

432、  (全班女生齐读第四段。)

433、  提问:这一段交代了什么?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434、  明确:

435、  四段──交代缘起:好古文不拘于时

436、  五、小结

437、  这篇课文四段都围绕“从师”这个问题展开。第一段正面论述从师之道,说明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第二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第三段运用孔子的言行,进一步从正面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写作缘起。

438、  六、齐背全文

439、  1、请同学根据板书背诵全文。

440、  2、播放画面,配上音乐,师生共同背诵全文。

441、  七、总结

442、  1、统计各组最后得分,宣布比赛结果。

443、  2、布置课外练习。

444、  教学目标 :

445、  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446、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47、  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48、  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449、  教学重点:

450、  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451、  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52、  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453、  教学课时:

454、  3课时

455、  教学步骤 :

456、  第一课时

457、  一、导入课文。

458、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459、  板书课题。解题。

460、  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初中学过的《爱莲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461、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

462、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463、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464、  三、初读课文

465、  第一、三、四段学生齐读,第二段师领读。

466、  【教学目标】

467、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468、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469、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470、  【教学重点】

471、  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472、  【教学难点】

473、  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474、  【教学方法】

475、  朗读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476、  【教学过程】

477、  一、导入新课

478、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今日,也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赞誉。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引导学生谈谈“尊师重道”的例子呢?

479、  二、整体感知

480、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481、  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482、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483、  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484、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485、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486、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487、  三、深入研读

488、  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并说明原因。

489、  明确: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490、  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491、  (1)本段有哪几个对比?每个对比中,正确的态度与错误的态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错误态度,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492、  明确: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493、  (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94、  明确: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495、  (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496、  明确: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是疑问语

497、  调:“……小学而大疑,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498、  四、拓展延伸

499、  文中提到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可由学生讨论)

500、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501、  五、小结作业

502、  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03、  教学母的

504、  【知识与能力】

505、   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06、   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507、   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08、  【过程与方法】

509、   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510、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11、   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51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13、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514、  教学重点:

515、   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516、  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517、  教学难点:

518、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519、  教学设想:

520、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521、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522、  教学工具:

523、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字)

524、  课时安排:

525、  一课时

526、  教学过程:

527、  一、检查预习:

528、  【多媒体展示】

529、  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530、  (出示内容见教案后附件部分)

531、  二、情境导入

532、  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533、  【出示课题】

534、  三、作者简介、解题

535、  作者简介

536、  【多媒体展示】

537、  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韩潮苏海

538、  【点拨】

539、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540、  ①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541、  ②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542、  ③ “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543、  解题

544、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545、  四、文本内容研习探究

546、  朗诵点拨

547、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548、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549、  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

550、  共同研习课文内容

551、  (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552、  (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要抒发的情感)

553、  【多媒体展示问题】

554、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555、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556、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557、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558、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559、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560、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561、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562、  ③ 能行古道

563、  【教师点拨】

564、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565、  【问题三】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566、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567、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568、  【点拨分析】

569、  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70、  【问题四】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571、  【明确】择师的原则:

572、  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73、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574、  【点拨分析】

575、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576、  【延伸小结】

577、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578、  自读准备

579、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自读,从中发现疑难问题,在课堂上提出,由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580、  教学重点

581、  介绍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碍,正确理解课文。

582、  归纳“所以、师、于、则、传、从、也、夫”等词的义项。

583、  培养学生的背诵激情。

584、  教学步骤:

585、  一、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疑难,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研讨。

586、  如下为学生课堂上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准备好。

587、  解题:

588、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柳宗元“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589、  作者简介:

590、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591、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唯古文必己出”、“文从字顺”)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传诵的优秀散文。他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所以后人称他的文章为潮水一般(韩潮)。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和后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592、  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

593、  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594、  词的多义现象

595、  ⑴所以

596、  a、表原因。译为“……的原因”“……的缘故”

597、  b、表凭借或目的。“用来……的”“……的凭借”

598、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99、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600、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601、  ④此世所以不传也

602、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603、  ⑵师

604、  a、二千五百人为一师,泛指军队。例:齐师伐我。《左传》

605、  b、老师

606、  c、效法、学习

607、  d、乐官、乐师

608、  ⑶也

609、  a、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

610、  b、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示疑问语气。

611、  c、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

612、  d、副词。也(后起意义)

613、  ⑷于

614、  a、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在”“向”“到”“从”“对于”等。

615、  b、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

616、  c、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617、  ⑸其

618、  a、人称代词。第一人称:自己第三人称

619、  b、指示代词

620、  c、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621、  ⑹传

622、  a、客舍

623、  b、传记

624、  c、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

625、  d、传递

626、  e、传达、传授

627、  f、流传

628、  ⑺之

629、  a、到……去

630、  b、第三人称代词

631、  c、助词。相当于“的”

632、  d、放在句子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33、  e、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

634、  二、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35、  主要通过检查学生的朗读课文情况来完成。

636、  三、教师示范背诵。

637、  激发学生背诵兴趣,课后主动背诵。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推荐阅读

师说教案教学反思_师说教案

1、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

环球快播:土匪猪肝正宗做法是什么

1、准备好用料:猪肝250克,辣椒5根,酱油10克,白酒3克,麻油2克,生粉5克,菜籽油75克,生姜20克,大...

全球动态:管弦合奏演绎广东音乐《步步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何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花城阳光温暖生活季”系列文艺活动在广州开...

【独家焦点】增加1.5T动力 试驾上汽大众新款途岳

作为中期改款车型,途岳不仅针对内外设计细节进行优化,同时还对动力系统进行更新,1 5T车型将出现在产...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积极维护“拟上市企业”网络合法权益

为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以“拟上市企业”为试点,开展涉企网络侵权举报线下快速受理处...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旅游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