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其中18~44岁、45~59岁和6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3.3%、37.8%和59.2%。
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危险因素多与不合理膳食相关,包括高钠、低钾膳食、过量饮酒等。与膳食密切相关的超重和肥胖也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关系更为密切。
诊断高血压的细微变化,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心血管病危险度分层、血压控制目标及启动降压药治疗时机等改变。因此,高血压的诊断在高血压、心血管病等慢性病防治工作中至关重要。
(资料图)
高血压定义: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分级及心血管风险分层见下图:
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中对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食养提出5条原则和建议,包括:
1.减钠增钾,饮食清淡。
2.合理膳食,科学食养。
3.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4.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5.监测血压,自我管理。
成人高血压患者食养原则和建议
(一)减钠增钾,饮食清淡。
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5g以下;增加富钾食物摄入。清淡饮食,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二)合理膳食,科学食养。
合理膳食是指在平衡膳食基础上,根据患者自身状况,调整优化食物种类和重量,满足自身健康需要。高血压患者应该遵循合理膳食原则,丰富食物品种,合理安排一日三餐。采取有效合理的中医食养对高血压有辅助预防和改善的作用。
(三)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推荐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体质指数(BMI)在18.5~23.9kg/m2(65岁以上老年人可适当增加);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
建议所有超重和肥胖高血压患者减重。控制体重,包括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身体活动。
(四)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建议高血压患者不饮酒,饮酒者尽量戒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五)监测血压,自我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数值及达标状态,遵医嘱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坚持长期治疗,自我管理。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膳食模式。
文章参考引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2023-1-12.
※文章图文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如涉版权请联系,予以删除。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我们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
加强健康教育 助力慢病防控 推动健康管理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倾心打造的集资讯、互动、网上展示于
长篇报告文学《长江九歌》首发
1、材料:荠菜300克、鸡蛋两个,调料:猪油一大勺。2、做法:(1)荠菜去根清洗干净;(2)坐锅烧猪油,将
美国总统拜登批准得克萨斯州重大灾难声明当地时间4月22日,据白宫消息,美国总统拜登当日批准得克萨斯州重
北京田径公开赛通州首站开幕为大众爱好者打造专业赛事体验